强化科技创新“硬支撑”!桂钟路2座隧道接连贯通
发布者:广西高速公路投资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:2025-08-22 16:58
两安瑶乡1号隧道双线贯通的喜悦尚在心头萦绕,新的捷报已如和风般接连传来。近日,桂林至钟山高速公路画眉嵅隧道左洞、莲花瑶乡1号隧道双洞接连贯通,实干攻坚带来强劲势能,科技创新为品质工程建设提供硬核支撑。
▲莲花瑶乡1号隧道顺利贯通
莲花瑶乡1号隧道为分离式长隧道,左洞长1431米,右洞长1448 米,最大埋深达248米,Ⅴ级围岩占比高,且穿越浅埋段及断层破碎带,极易发生变形与塌方,为隧道施工带来严峻考验。项目公司以“交投先锋+和谐桂钟 品质先锋”党建品牌为引领,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,综合考虑地质勘察、资源配置、风险管控、施工工艺等因素,全链条优化施工组织,集中力量攻克建设难题。
“此隧道围岩稳定性极差,每掘进一米都要万分谨慎。”工程师潘佰双介绍。为了攻克这一难题,项目严格落实集团公司“快、好、省”建设理念和“高速公路品质工程十大建设管理理念”,遵循“短进尺、强支护、少扰动、弱爆破、勤观测、早封闭”原则,运用超前地质预报、围岩监控量测等方式动态调整施工方案,最终实现隧道“零事故”贯通,顺利打通了后续施工的重要运梁通道。
▲锁脚锚杆定位装置
在画眉嵅隧道,科技创新成为提质增效的“破题密钥”。该隧道全长465米,最大埋深97.9米,节理裂隙发育、岩溶隐伏,围岩自稳能力差。
建设期间,项目积极组织技术团队,构建“智能设备+数字技术”的施工体系。在配备运用湿喷机械手、不锈钢全断面液压二衬台车、移动式喷淋养护台架、多功能锚杆钻机等先进设备的基础上,辅以地质雷达、监控量测、激光导向仪超欠挖控制等信息化手段,极大提升掌子面掘进、二衬浇筑、仰拱施工等工序的施工效率,有效解决岩溶、围岩变形等技术难题。同时,项目创新运用超前小导管定位装置、锁脚锚管定位装置、横向排水管定位器等先进工艺工装,在提高施工精度和质量的同时,显著降低了安全风险,为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提供有力保障。画眉嵅隧道左洞的贯通,标志着桂钟路№5合同段5座隧道全部贯通。
下一步,桂钟路项目将继续落实自治区党委、政府关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,践行“向新而行 以智提质”科技理念,强化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科技创新赋能,持续提升规范化管理、标准化施工水平,为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贡献力量。





